个人介绍
吕紫烟,女,中共预备党员,东北亚学院国际政治与经济系2018级本科生,山东大学(威海)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发展协会创始人兼主席、山东大学国际组织人才领航计划实验班学生联合委员会副会长,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负责人。
入学以来,共获奖学金13项,其中获国家级荣誉8项,省级4项,校院级40余项。主要有:国家奖学金(2019、2020)、第二届全国高校国际组织菁英人才大赛冠军(2020)、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2019)、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级三等奖(2019)、国际义工优秀志愿者(2020)、山东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学生(2020)、山东省英语词汇大赛一等奖(2020)、山东大学“榜样的力量”学生年度人物(2020)、山东大学海外经历项目专项校长奖学金(2019)、山东大学百优大学生(2019)、山东大学优秀学生干部(2019、2020)、山东大学三好学生(2019、2020)、山东大学学业一等奖学金(2019、2020)、山东大学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先进个人(2020)、山东大学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2020)、山东大学特长奖6次(2019、2020)。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
自入学以来,吕紫烟历学期绩点稳居专业第一。截止目前,共30门课程满绩,连续两年获评国家奖学金。她在保证自身专业学习的同时,还不断提高英语能力,曾在国际人才英语考试(高级)中获得优秀成绩,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山东省大学生英语词汇大赛决赛一等奖等。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我深知,作为一名国政人,不仅要有家国视野,更要兼备天下情怀。”在大一暑假,她成功拿到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交换机会。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某节课上听到James Ashley Morrison教授提出“to What Extent is Power Shifting in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from the West to China?”的问题时,她意识到如今世界已经如此关注中国。于是,她鼓起勇气,用流利的英语将中国崛起的故事讲给世界各国的同龄青年。
2020年1月,吕紫烟赴印度尼西亚支教,在与当地贫困小学30名学生的相处过程中,她第一次感受到每一名中国大学生身上都肩负着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南南合作的责任与关怀。
疫情阻隔使得很多国际会议被迫线上举行。在2020年9月“联合国成立75周年危机宣言会议”上,她负责与会专家网络技术排查与紧急联络工作,在国际组织实验班上锻炼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她能够在与外国专家的沟通中得心应手;在同年11月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上,她担任volunteer leader,面向200余名新志愿者展开培训,并圆满完成了为期3天的会场调度工作。
吕紫烟说:“学校和学院一直教导我要兼具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因此在疫情全球爆发的时候,作为一名山大学子,自己也总想着能为全人类的健康幸福做点什么。”
去年12月,她带领团队在全国高校国际组织菁英人才大赛中勇夺桂冠。他们选取的研究案例是中国在老挝的扶贫实践。谈及原因,她说:“中国已经实现了脱贫,这对全球减贫事业本身就是一大贡献,同时中国还有意愿和能力去帮助世界其他国家发展,而这却是常常被世界忽视的。作为一名国政人,作为一名山大人,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用从专业的角度总结中国的脱贫经验,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发出山大声音。”
她还主动学习语言学和修辞学等相关课程,结合自身英语优势和国际政治专业背景,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搜集整理二十多万字的英文媒体报道语料,并利用大数据处理,透析语篇背后所反映的情感态度和意识形态。
吕紫烟说:“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也要了解别人是怎么看我们的,我认为这对于中国的外宣工作很有启示意义。”
外交之梦,诠释中国青年的时代担当
谈及自己的梦想,吕紫烟毫不掩饰地说:“我想成为一名外交官。这个梦想我在开学典礼上作为新生代表发言时就曾提过。外交官的梦想在我上高中时便已经扎根,而且一直没有改变过。”
2019年10月,那时的她还是一名刚上大二的学生,就承担了带队到北大参加首届联合国机构宣讲咨询活动的重任。“我记得那次行程我非常紧张,因为进入联合国对我来说一直是一个梦想。但回来后,我认为梦想需要照进现实,同时我也更希望让每一位山大学子都有机会圆梦。”
回校后,她便在威海校区策划成立了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发展协会(SDUI),实现了一校三地国际组织工作学生层面的打通。2020年12月,SDUI荣登山东大学“榜样的力量”颁奖台。她说:“未来,我还想带动更多的山大学子,将个人梦想融入祖国复兴的历史征程。”
一年后,当她以主持人的身份站上第二届UN JOB FAIR山东大学专场的舞台时,她已经显得更加从容淡定。
去年,胡正跃大使做客山大时,她担任大使的“一对一”志愿者。“胡大使一直鼓励我要坚持自己的外交梦想。还为我写下来了‘文以载道’的警语,这让我备受鼓励。”同年,她入选山东大学青年领军人才训练营,赴北京参访了亚投行等国际组织。她说:“亚投行的氛围令我非常难忘,这是中国由参与国际组织到主持创建国际组织的重大一步。”
日不暇给,只争朝夕。她抓住每一个机会深入感悟外交官的职业情怀,每一次接触,都让她更加坚定自己的外交梦。
科研助力,贡献中国方案
吕紫烟现任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科研助理、“国外学术视窗”编译组创始人兼组长、《东亚评论》助理编辑、“国政学人”学术平台成员。
“既要走出去,也要引进来,对于青年学者来说,及时了解国外学术动态是相当重要的。”截至当前,她已经独立发表了20余篇外文编译文章,累计阅读量达数十万。谈到文章编译,吕紫烟说:“我第一次接触编译工作,是在大二的寒假。每次把20000多字晦涩的英文学术文章,整理汇编成3000字的中文摘编。对我而言,虽然开始的时候挑战巨大,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也不断从外文学术经典中汲取了能量。同时,将自己整理的文字免费提供给数以万计的学界师生使用,更有一种成就感。”除了编译外文文章,她还积极参加科研活动。从担任科研助理参与导师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到担任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负责人、获得“挑战杯”竞赛国家级奖项……
同时,她还连任两年科研班主任组长。“东北亚学院见证了我的成长,无论是细致照顾我们学业生活方法面面的领导老师,还是在我懵懂阶段指点迷津的学长学姐,如果没有他们就不会有我取得的成就。因此,如果我的经验能让更多学弟学妹们受益,能为学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这是一件无比幸福和荣耀的事。”吕紫烟激动地说。
她用日不暇给、只争朝夕的勇气,诠释着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胸怀。望向远方,她说:
“从现在到未来,我想继续积蓄能量。”